本文目录
这则消息对于大多数打工者来说,的确是一则利好消息,多年以来只见物价涨、不见工资涨的现象不再没人管,员工涨工资这件事儿似乎终于有人做主了。但是,众多企业老板却不这么想,原材料和成品油价格不断上涨,国家信贷不断紧缩,已经让众多的中小企业面临倒闭的困境,难道还要给员工涨工资?薪资调整是人力资源部每年必须要面临的重要工作之一。有效的调薪可以留住优秀人才,不合适的调薪也可以成为绩差员工的温床。如何在人工成本和薪酬激励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是薪酬和福利经理最关心的问题,以下三种调薪的思路可供参考。根据薪酬调研结果总体调薪薪酬调研报告至少可以提供三个调薪的线索:市场平均调薪比例、本公司总体与市场总体付薪水平的比较、本公司具体职位与市场付薪水平的比较。近几年,在中国的外资公司正常的年度调薪比例保持在6%~10%之间,而本公司总体、本公司具体职位与市场或者目标公司群体的比较则视具体统计分析而定。行业数据:很多咨询公司每年都提供金融、快速消费品、高科技等各行业的薪酬调研,因此公司薪酬经理可以从这些薪酬报告中可以得到相关的数据信息。根据薪酬调研结果进行调薪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有些公司总体薪酬与市场比对有明显的差距,则需要重新审视和评估公司的薪酬结构。根据年度绩效评估和市场比对结果调薪尽管年度调薪看重的是未来一年员工的潜力和价值,过去一年的业绩的奖励形式主要表现在年度奖金上。但公司仍然可以根据员工过去一年的能力表现来预测该员工未来一年的价值。几种主要的情景和薪酬调整策略如下:情景1:个人绩效评估结果是A或B等(优良),而个人薪酬与市场中位比在80%以下,则应快速调整薪酬水平,否则人才可能离职或被挖走。个人薪酬与市场中位比在80%~100%的可考虑在2~3年内调整至95%~100%。情景2:个人绩效评估结果是A或B等,个人薪酬与市场中位比在100%~120%,则应根据个人能力减缓调薪,对于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应该协助其能力成长以便晋升,或者扩大工作职责内容,以享受更高一级的薪酬水平。情景3:个人绩效评估等级是C等,个人薪酬与市场中位比在80%以下或者80%~100%,如果员工有潜力提高绩效,应指导其绩效提升后调整至80%以上和95%~100%。而个人薪酬与市场中位比在100%以上,则原则上要冻结调薪,同时鼓励员工学习新技能或者扩充工作职责内容。情景4:个人绩效评估等级是D或E等,原则上都要冻结调薪,并要求员工提高绩效甚至进一步评估个人是否适合该职位。根据年度绩效评估和市场比对结果调薪的主要目的是,根据业绩表现和未来潜力逐渐使薪酬水平和结构合理化,这是一种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薪酬文化,以使不同绩效和能力的员工薪酬定位到内外部都公平的水平。采用多元薪酬结构调薪物以稀为贵,人才市场也同理。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人才在市场上的供需情况不一,因此,在薪酬结构设计上也应体现。例如近几年市场上紧缺的熟练研发人才、软件工程师等,市场需求大而供应量相对小,因此人才市场上对此类人才争夺战硝烟再起,如果留才薪酬政策不明朗,很快就可能被竞争对手通过猎头公司挖走。随着跨国公司亚太总部逐渐转移至中国,对国际化的高级管理人才争夺也开始明显。因此,制定调薪政策时,对于相对紧缺的人才应该给予政策倾斜。而对于一般性人才的调薪则根据市场一般水平即可。采用多元化薪酬结构调薪的主要目的是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特征留住市场上的紧缺人才。何时调薪?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专业薪酬顾问公司获取最新市场资料,以作为调整薪酬的依据。当然,即使公司已确定整体调整比例,公司内部各员工的调薪幅度也可能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公司调整薪资基于以下几种情况:基于市场整体的调整。为保持薪资的市场竞争力,公司的薪资范围会定期进行调整。随着市场的变化,公司的整体薪资水平也会相应跟着变化。同时,物价指数也是整体调薪的依据。基于工作表现调薪。为鼓励表现好的员工,公司一般会把调薪与员工的工作表现挂起钩来。对于表现差的员工,公司一般不调薪。由于升职而调薪。职位的升迁意味着更为重大的责任,人才“价值”当然也相应提升,此时,较大幅度的调整成为可能。基于能力调薪。公司认可的与工作相关的能力会带来调薪机会。这些专业技能应该是公司业务需要的,公司能够认可的。此外,发生一些其它情况时也会调薪。比如,公司对岗位重新评估,公司薪资结构调整、员工调派临时工作任务等。企业应该如何调薪?无论企业还是员工,加薪都不是一件小事。什么时候该加什么时候不该加?加薪形式有哪些?什么时候上调、上调多少?需要薪酬经理们认真探讨。企业一定要在薪酬激励过程中做到公开、公正、公平,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从加薪的形式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被动上涨,即企业在同行业上涨的压力下,在通货膨胀及员工要求下才被迫加薪,这样会使工资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另一种是企业根据市场形势及本企业状况主动上涨,给员工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样薪酬的激励作用就会有效发挥。简单这么一说似乎很容易理解,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运用多种手段、需要企业各种制度的配合才行,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点:一、薪酬调查。外部调研是解决工资外部不公平的有效手段,通过外部调查,有一个明确的比较数值,企业才能确定工资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加薪才能有科学依据。一般说来,企业薪酬水平要处于市场平均水平线以上,才能保证有竞争力。而通过内部调研,了解员工最关注什么,是高薪酬、高职务还是培训机会等,这样在具体设计时才能有的放矢。二、职位评估。通过评估各岗位的相对价值和重要性(可采用要素计点法计算出每个职位精确的点值,并依此划分职位等级和薪酬标准),根据岗位价值和对企业的贡献度加薪,才能解决内部不公平问题。三、绩效考核。职位评估解决的是职位的相对价值,对岗不对人;而考核解决的是员工业绩,对人不对岗。员工的能力和业绩会在考核上集中体现,这样依据业绩再来提升工资,用事实说话,员工不满意的情况会减少许多,老板也不会再为员工抱怨而挠头。四、工资结构的合理设计。改变以往薪酬等级是单纯的点值,把它变为一个区间,区间幅度适当加大,上下等级之间可以有一定的重叠。改善工资结构还有一点是设计管理、技术双轨制,管理人员拿管理路线的工资,技术人员拿技术路线的工资。这样,高级工程师的工资有可能和总经理持平。双轨路线的薪酬结构,既可以极大地激励技术人员,又可避免把一流的技术人员变成不入流的管理者。五、公司文化导向。任何制度设计都离不开企业的文化导向,企业关注什么,价值观是什么,在绩效考核、职位评估等制度上都会突出体现,薪酬设计也不例外。加薪应向企业关注的重点、关键岗位倾斜,引导员工行为向企业期望的方向努力。同时,通过向重点岗位倾斜,企业才能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六、与其他制度相互补充。并非只有加薪才能提高员工满意度,通过内部调查,发现员工的关注点,有针对性的激励,效果应该会更好,如:良好的福利、多样化的福利、合理的晋升阶梯、带薪休假制度、股票期权乃至良好的培训机会等,都有可能吸引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因此,企业要根据员工意愿,灵活运用其他制度,才能让员工最大程度的满意。七、合理核算工资。工资是刚性成本,企业要避免人工成本无限制上升,就要根据下一年度业绩增长预测,设定合理的上涨幅度。这样工资上涨和企业目标紧密相连,就有效避免了工资涨上去,利润降下来的情况。确定上涨总额后,根据上述原则,重点员工多涨一些,普通员工少涨一些,这样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人工成本,而且向员工传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薪酬是自己争取的,只有干得好,为企业创造价值,工资才能越涨越高。企业不景气,是否还要调薪?企业对抗不景气的方法五花八门,不外乎节约开支、减少浪费、人员遇缺不补、员工提前退休等措施,实在不得已的才会用资遣员工的方法,资遣虽然是节省人事成本最直接快速的方法,但也由于使用这个方法如稍有不慎,极易导致劳资争议与对立,甚至对簿公堂,对企业声誉造成负面的影响,利弊得失之间企业宜事先考虑再三。至于企业在不景气的时候,到底还该不该调薪,这是一个没有绝对答案的问题,必须审视企业本身的负担能力及薪资政策。调薪的种类一般说来,企业员工的薪资在下列五种状况可能会调升:一、年度调薪:通常企业在年度的某个固定的月份进行例行性的年度调薪,通常此种调薪的目的是为了反映过去一年员工的绩效,故应以员工的贡献度采取功绩调薪(Merit Increase)的观念,以激励员工更佳的表现。二、特别调薪:为了使员工的薪资水平达到外部公平、内部公平及个别公平,其种类可分为四种。1.为达到行业薪资水平所做的调整。(外部公平)2.为了留住某一重要员工所做的调整。(外部公平)3.为符合同工同酬或最低工资的法规所做的调整。(内部/外部公平)4.为修正新资低于薪资等幅下限现象时所做的调整。(个别公平)此种调薪除了有紧急状况时可临时办理外,一般说来将跟着年度调薪一并进行调薪。三、升级调薪公司升级的规定是员工发展体系的环节之一,适用于双轨晋升体制中的专业人才晋升路径。升级(Progression or Upgrade)是因为员工的能力(知识、技能、态度)提升,已能胜任更高等级的工作,而予以升级。一般说来,升级具有以下三种特性:1.只有职级提升,职称并未变动。如一职级的工程师升为二职级的工程师,只有职级的变动,仍维持原来工程师的职称。2.工作的质量提升。 3.升级多发生于基层与中层的员工,较少用于资深员工或管理阶层,理由是职级越高,职等晋升的要求也越高,也就代表升级越来越困难,所以每次升等间隔的时间也就越久。由于工作的贡献度增加,升级时通常会伴随着调薪,但通常调到高一个职级的薪资下限。一般地,升级通常与晋级调薪(Merit Increase)同时处理,给予较大的调薪幅度,更能增加激励效果,通常也会与年度调薪作业一并办理。四、晋升调薪晋升与升等不同之处在于,晋升属于员工发展计划之双轨晋升制中,管理人才的晋升路径。所谓晋升(Promotion)是指员工提升其工作职务,而被指派担任主管或其它更重要的主管职务。晋升包含以下四种特性: 1.晋升不只是职等的提升,职称都同时改变。如三等工程师晋升为四职等的主管(Supervisor)。2.工作内容大幅变动,主要是因为负担管理的职责。3.晋升通常根据组织架构发展,其职位空缺出现是因为员工调动或组织扩编。4.晋升的条件应包括工作经验、工作绩效、所接受的教育培训、管理能力等等,工作年限应视为次要考虑因素。同样,晋升的员工随着其贡献度的增加,晋升时也会伴随着调薪,但其调幅通常依公司薪资政策而定。晋升调薪属特别预算范围,个案处理的情形较为常见,并不一定需要与年度调薪同时进行,可选择适当时机办理晋升与调薪。需注意的是,无论升级(Progression)或晋升(Promotion)的调薪预算均应按实际需要另行计提,不应占用绩效调薪(Merit Increase)的预算,否则将失去激励效果。五、试用期满调薪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如果员工通过试用期的考核,就可以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并享有所有正式员工的福利。通常员工在通过试用期的同时,公司为了给予鼓励,通常会适度的调薪,一般多为10%~30%。但是也有部分公司的理念认为新进员工既然通过层层的笔试、面试而终获录取,除非公司本身怀疑自己的的招募制度老是无法挑选出正确的员工,或是众面试主管缺乏识人的眼光而老是看走眼,否则实无必要先压低薪资,待试用期满再予以调整,因此在录取时就给予其正式薪资,并说明试用期满不另调薪。不景气下的企业调薪思维许多企业主也许认为现在景气那么差,而且失业率又那么高,员工应该不敢随便换工作,况且公司今年也没赚什么钱,为了节约人事成本,所以今年就决定不调薪了。不过有这种想法的企业主要小心了,因为你最珍惜的优秀员工将要开始离你而去,因为要知道真正有能力、能替公司赚钱来度过不景气的明星员工在劳动市场上是不会受景气影响的,失业率再高他们也不会担心,因为任何时候他们都有能力变换跑道,而留下来的员工大部分则是在劳动市场上不具竞争能力的一般员工,至于那些公司的冗员他们绝对是誓死与公司“永续经营”下去的。如此一来,要调薪又担心人事成本压力,不调薪又担心流失公司的精英。要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依员工的“贡献度”调薪,也就是功绩调薪(Merit Increase)的观念,这需要一套良好的员工绩效管理制度,才能留住公司优秀的员工,并区分绩效不佳的员工。到底调薪要调多少才够?既然我们了解到调薪在不景气的此时仍然要维持,我想有许多企业老板一定会进一步的关心到底要调多少才够呢?其实这也没有一定的答案,因为各公司的情况不同,但是仍然有一些原则可以依循以找出最适的调幅。首先要检讨前一年度的薪资管理指标达成的程度,当然出发点是公司有将与薪资相关的指标管理,这些目标设定包括:1.入职率:代表以公司的薪资水平,在劳动市场上是否能招募到符合标准的人才。2.离职率:某种程度上可代表公司在劳动市场上的薪资竞争水平,应落实离职面谈的实施,以找出员工离职真正的原因。 3.薪资占运营总费用的比率:除非公司在人力资源政策上有重大调整,否则应将薪资费用控制在运营总费用之一定比率,才能有效地控制劳动成本的上升,请注意薪资费用基本上是只升不降的。4.劳资争议次数及员工针对薪资申诉的次数:为了维持稳定的劳资关系,薪资成本也是其中重要的课题之一。检讨完过去一年以上指标达成的状况后,再根据新一年度的薪资政策拟订来年的薪资管理目标。接下来,公司必须根据「决定调薪幅度的因素」搜集相关资料,以梳理年度调薪的适当幅度。决定调薪的幅度的因素可分为内部条件及外部条件来更进一步的加以分析。一、内部条件1.公司未来的财务支付能力。 2.员工的生产力:应与调薪的幅度呈正比提升。 3.员工的流动率:应分析不同职系、职级、地区员工的流动率。 4.公司的薪资政策:透过薪资调查,并据此订出公司所欲晋用不同阶层人才之薪资政策。 5.公司的股票期权、分红及奖金制度。二、外部条件1.劳动市场竞争者的薪资水平:透过薪资调查。 2.相同劳动市场目前及未来的供需状况。至于国内许多公司都按照公务人员的调薪幅度为公司调薪基准,一般说来并不具有什么意义,因为公务人员与一般企业的薪资市场并不发生重迭,也就是说公司员工绝大多数不会流向机关事业单位,公务人员也不太会流向一般企业,亦即员工不会因为公务员调薪而公司未比照调整而去报考公务人员,企业无须因公务人员调薪或未调薪而关注。反而企业在外部应多注意公司员工会流向的行业或企业之薪资水平,在内部则需考虑本身的经营状况、支付能力与一贯的薪酬政策,来拟定公司的调薪方案才是最正确的作法。
1、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原固定工资,那么固定工资变更为绩效工资就是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协商并征得劳动者同意,否则不得变更,用人单位强制变更无效。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集体向当地区县劳动仲裁委员会免费申请劳动仲裁。在员工的薪酬结构中,绩效考核是一种浮动薪酬,以员工的绩效为基础。
2、那么关键的第一步就是能否明确,制定绩效考核企业的工资结构,比如制定绩效考核管理制度,规范绩效考核流程,建立投诉后绩效考核。员工绩效评估的结果应与员工沟通确认。绩效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奖励和惩罚,而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绩效,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实现员工的双赢。绩效考核过程中,注意考核结果的保管,检查结果和整改必须有员工签字。在员工绩效考核过程中,应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流程体系的依据;评估结果将作为员工培训的基础,并提供证据、薪酬调整和可能性;
3、同时涉及到员工薪酬调整时,作为绩效考核的结果,应该是员工的持续基础和薪酬调整文件的劳动合同变更文件的签订。如果保持之前的工资条的工资结构,如果有严重调整,可以去劳动监察举报降薪,企业和员工没有协商,如果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原固定工资,那么固定工资变更为绩效工资就是劳动合同的变更,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协商并征得劳动者同意,否则不得变更,用人单位强制变更无效。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集体向当地区县劳动仲裁委员会免费申请劳动仲裁。
4、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仲裁的结果通常是公司违约。但是这个结果出来之后,还不如从公司得到补偿,很快离开公司。这家公司非常不诚实。在员工的薪酬结构中,绩效考核是一种浮动薪酬,以员工的绩效为基础。如果保持之前的工资条的工资结构,如果有严重调整,可以去劳动监察举报降薪,企业和员工没有协商
基本工资即劳动者所得工资额的基本组成,它由用人单位根据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它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岗位工资即指以岗位权利、责任、劳动条件、劳动强度、劳动技能、安全系数、重要性等评价要素明确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内容,工资多少需要按岗位来转移,以岗位为标准的一种工资支付制度。岗位工资是按照工种不同来计算。一般薪资结构由四个部分组成:1.基本工资:是薪酬中劳动者基本生活的部分,是维持劳动者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2.岗位工资,也叫职务工资、技术工资:是按照各个不同岗位、职务的业务技术要求、劳动条件、责任等因素确定的。工作变动,岗位工资也随着变动。3.工龄工资,以工龄为主,结合考勤和工作业绩来确定。4.绩效工资,是根据企业经营效益的好坏、个人的业绩优劣来确定。
1、《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是3个月的,3个月后,企业应该给予该员工转为正式职工。一般情况下,给予该员工与同岗位员工同等的工资福利,是转正的“标志”;你是不是还在拿试用期的工资?所以感觉没有转正。
2、员工在试用期后按时转正,与办事处成立的时间没有因果的必然联系。
3、《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两份合同,应该是一模一样的,搞阴阳合同是欺诈行为,是违法的。
4、《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接受当地社保管理机构的监察。公司的分支机构在何地,就在当地签订劳动合同,在当地的社保管理机构鉴证劳动合同。
5、《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只要出现以上情况,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6、《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根据以上法条,只有企业补偿员工,没有员工补偿企业的说法。
7、只要企业出现违法情况,你马上可以走人;你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企业的违法行为;你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我们苏州已经专门成立“劳动争议仲裁院”了)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